虽然乳房缩小术的术式较多,但经过整形外科医师们的长期临床应用和体会,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水平双蒂法、垂直双蒂法、双环法、垂直单蒂法等。改良水平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(Str6mbeck法)和改良法垂直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(McICAssock法)是应用广泛的经典乳房缩小术,具有设计操作规范、易于掌握的特点,可用于乳房肥大、乳房下垂或双侧乳房不对称者。但美中不足的是术后乳房下面留有;Y;形瘢痕(三瓣法)或;T;形瘢痕(二瓣法),另外,术后乳腺导管常被切断,泌乳功能失去。
1.垂直双蒂乳房缩小整形术(McKissock法) 是在乳头、乳晕的上下方各带一个组织蒂,切除乳房下部的腺体组织,塑造半球形乳房。本法组织血供好,较少发生乳头、乳晕坏死,但术后留下明显的;倒T;形瘢痕,泌乳功能受到影响。
但对于特大乳房及严重的乳房下垂,即使应用垂直双蒂瓣,也很难保证乳头、乳晕移植后的血供。这时只能采用乳头、乳晕全部切下后游离移植。
(1)适应证:多适用于中、重度乳房肥大,或乳房下垂的矫正。
(2)操作要点
1)手术设计
A.新乳头定位:患者取坐位,以乳房下皱襞在乳房表面的投影与锁乳线的交点作为新乳头的位置。此点距锁骨中点的距离约为18~22cm,并与双侧上臂中点的连线同高。以新乳头为中心,3.Ocm为半径画圆,该圆的上2/3弧将作为新乳晕的周长,术后新乳晕直径大约为4.Ocm。
B.垂直双蒂皮瓣:从新乳头开始,向下经过原乳晕的两侧达乳房下皱襞设计双蒂皮瓣,使下方蒂的宽度约6.0~7.0cm。
C.乳房内、外侧皮瓣:由新设计的乳头中点,向内下、外下方各做一条与垂直线呈30°~65°夹角的线段,长约8.0cm,作为乳房缩小后下半的中线。然后再从这两条线段的终点分别向乳房下皱襞的内、外侧终点画弧度向上的弧形线,在乳房内下方和外下方各设计一个可旋转移植的三角形皮瓣。内、外侧皮瓣之间的夹角,可根据乳房肥大程度及皮肤松弛情况来确定,一般宜控制在60°~130°之间。术前以锁乳线为中心,在其两侧用拇、食指对捏乳房下部的皮肤,在无明显张力情况下靠拢,则拇、食指与新乳头之间的夹角即为乳房内、外侧皮瓣之间的夹角。
D.乳房下三角形皮瓣:在乳房下皱襞中部设计一底边为2~3cm的等腰三角形皮瓣。在乳房皮肤切除后将其插入到乳
房内、外侧皮瓣之间,以减少两皮瓣对合时张力,使伤口愈合良好,减少伤口裂开的机会。
2)麻醉:高位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。局部可用0.25%利多卡因溶液加1:10万肾上腺素做局部浸润,以减少出血。
3)去表皮:在垂直双蒂皮瓣范围内保留半径为2cm在原乳晕区,将其余区域去表皮。为便于去表皮操作,减少术中出血,可在乳房根部用橡皮管结扎,使乳房皮肤绷紧。更简便的方法是先行局部浸润使去表皮区肿胀,然后,用手术刀将此区表皮切成宽约0.5cm的长条状,用眼科剪逐一剪除,此法快捷而且出血极少。
4)制作双蒂组织瓣:沿设计的垂直双蒂皮瓣两侧切开,深达胸肌表面,形成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垂直双蒂乳头、乳晕腺体-真皮组织瓣。
5)切除腺体,缩整乳房:在垂直双蒂皮瓣两侧、乳房内、外侧旋转皮瓣与乳房下皱襞之间切除多余的皮肤和乳腺组织。原乳晕上移至新乳晕处,垂直双蒂皮瓣向上折叠固定于肋骨膜或胸肌筋膜上。乳房内、外侧皮瓣向下方旋转缝合于乳房下皱襞上的下三角形皮瓣处,内、外两侧皮瓣的相对缘缝合形成乳房下半中线,最后将两皮瓣的下缘与乳房下皱襞切缘缝合,完成乳房 的缩小及半球形乳腺实体的塑形。切除时,皮肤切开后用电刀切开,以减少出血。
6)缝合创口:分别进行筋膜层、皮下层及皮肤组织缝合。为减少瘢痕,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。
7)术后包扎:置负压引流,以松软的外敷料包扎定型。
通过我们整形美容专家的介绍后,相信大家对 常用的乳房缩小术(一) 有了初步的了解,如果需要专家一对一的服务,请咨询网站在线专家,或者拨打我们的电话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权威解答!
【巨乳缩小术全身轻松】
目前我们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多种改良,对于大多数患者,可以将切口大大缩小,并更加隐蔽,甚至可以避免水平切口和乳晕到底部的垂直切口,仅在乳晕周围做环形切口,将切口痕迹最大限度地缩小至乳晕周围,十分不明显。 传统的乳房缩小术包括3个切口。一个切口环绕乳晕。另外一个...【详情】